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居士交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居士交流

晴岚和尚著《游茅仙洞》

发布时间:2014.11.23  已阅 次  [大] [中]

               


               

    晴岚和尚著《游茅仙洞》(作者俗姓汪,安庆市桐城人)


    最早接触道教是源自于八三版的两部热剧《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于是知道了丘处机、 王重阳这些道教的祖师,后来有幸随安徽电视台和安徽国际旅行社联合举办的中原之旅去河南登封的中岳庙,再次亲身地触及到道教的天干地支,乾坤洞天里的八 卦,也清楚了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曾在中岳庙附近的嵩山修道九年。没有想到这次来凤台县,又一次游览了安徽著名的道教圣地茅仙洞。在车上,我的淮南文友东方 煜晓提前给我对茅仙洞的悠久历史进行了预习,说茅仙洞(清天观)与皖南休宁县的齐云山,怀远县禹王宫同为安徽省级重点开放的三座道观,还有西汉时陕西咸阳 贤士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在洞内羽化成仙的传奇故事,越听就越多了份想尽快亲近茅仙洞的急切。


       车子沿着102省道行使了不大会儿,就进入茅仙洞景区,山势不 是太高,但“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句话用在这里再贴切不过了,三峰山尽管不是太高,但由于茅氏三兄弟在此传道,从此声名鹊起而成为道教名山;佗大的景 区内静悄悄的,两边有低矮的果树林,一茬一茬的果实传递着季节交替更迭的轮回,山上的树与植被在酷暑的煎熬中依然保持着青翠,偶尔有闲鸟的叫声划破这种安 静,在空荡的景区内清脆回响。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车子直抵山顶,在一座现代的牌坊背后我发现一尊大型的凤凰铜塑,基座上书有凤凰台三个大字,蓦然间我想 起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的那首诗,可同行的县旅游局童主任告诉我,独立于高台上的凤凰图案,名曰“宿凤高台”;这也便是凤台县名的由来。在凤凰铜塑的不远处 就是古城寿县。车子继续绕过一个小山岬子,就看见茅仙洞的红色牌坊山门了,那红被风雨的洗礼后,有些黯淡,门额上书洞天福地四个大字,右手有全省重点宫观 保护碑,无疑这种保护是必要的,据介绍茅仙古洞旅游景区目前是皖北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碑的下方有块石头,上刻有清天观的历史简介,原来这里古称硖石寺、兴福寺,寺内曾高僧辈出,直到清末才由道教全真派住持,目前是全国最早佛、道并存的寺院。公元1934年改为“清天观”。


       穿过圆形的山门,就进入茅仙洞的核心景区了,环顾四周,这里也不是很大,靠我的右手边上有一座依山而建的高台,上面建有三茅殿,殿的背后就是传说西汉时陕 西咸阳贤士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曾于此幽居修炼的仙洞。下方书写有茅仙古洞四个大字,正前方有一七层高的香炉,与香炉遥遥相对的悬有一大铜钟,从钟的 铭文上得知清光绪十七年(1892),道长葛明兴、金大春募修 地藏王殿,之后于光绪二十年铸成八卦洪钟一口,重达千斤。同行的文友东方煜晓告诉我,山下那条河就是八百里淮河,这也是我第一次零距离看淮河。对淮河的印 象只停留在“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人题词上,而此刻我所看到的淮河竟是那么乖巧、温驯,滋养着衣食丰腴的淮北平原。煜晓还告诉我淮河也是贪恋这山的仙 气,竟在此转了个弯西行,然后再向东流。东、西淝河也由此贯通,又称“淝水三湾”。听完介绍,我没有放目远眺淮河的倩影,而继续向里前行。


      这时映入眼帘的是一拱形观门,门上书有“清天观”三个大字。字体俊秀遒劲,出自寿县举人、书法家汪一道手笔。字旁雕塑,鹿鹤青松,栩栩如生。进了拱门,便 是前殿,哼哈二将,镇守左右。走出前殿,我们来到一个院落,在院里北侧我发现生长着两株一丈多高的古腊梅,看树下的石刻介绍,得知此腊梅树系北宋著名诗人 林逋在公元1008年游历至此,亲手所植,知道诗人林逋,源自 在中学时学过他的一首诗《山园小梅》,其中著名的两句至今记忆深刻: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因为诗人被称为和靖先生,于是后人称此梅为和靖梅。 南面一排房是道人居室。再往前行,就是中殿,金鼎祖师端坐正中,左辅神医华佗,右弼缉暴祖师,以示救死扶伤,除暴安良之意。穿过中殿来到大殿,殿右是一排 古朴典雅的徽式道房,殿左为两株盼君柏树。从这里可以拾级攀援,一睹假洞。大殿内,正中奉着原始天尊、道德天尊和灵宝天尊三位神像,两边为观音和吕洞宾塑 像。在这里可以看出,由于历史形成的佛道交替现象,这里神主,佛道并重,从无门户之见。


     茅仙洞还有不少的胜景与古迹,若下次有缘,一定再来探访。车早已驶离三峰山,心还在茅仙洞,不禁自问:来茅仙洞是游玩还是问道,如果问道又问到了什么道?我想首先是山清水秀、景色秀美的自然之道;再就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道家文化之道。
上一条:朱少华著《追忆博陵道人》  下一条:茅仙洞五大水域风光
收藏本页】【复制本页】【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