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符箓法术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符箓法术

佛道轮守,几经兴废,茅仙洞千年佛道历史文化传承

发布时间:2013.12.18  已阅 次  [大] [中]

佛道轮守,几经兴废,茅仙洞千年佛道历史文化传承

 

淮南古刹茅仙洞(含清天观道院,古硖石寺,茅仙古洞),因西汉时著名方士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曾隐居修炼而得名,成为一处闻名全国的宗教文化遗存。历为佛道轮守,几经兴废;该地尤其以2000多年的道教文化驰名,茅氏三兄弟是茅仙洞道教文化的奠基者。现为全省三大道观之一,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清天观道教简略史

 

凤台道教圣地只有茅仙洞“清天观”一处,属全真派,位于县城南3.5公里的三峰山南坡,在茅仙洞风景区内。据清《凤台县志》记载,汉宣帝地节年间(前6966年)茅仙道教创始人之一的茅盈曾在洞口处建草庵一座,居此修炼,该洞遂名为茅仙洞。随后历代均有宗教活动,并相继易名为硖石寺、兴福寺、兴复寺、清天观等,道、佛交替居守,较为频繁。清光绪年间,由全真派二十世道长葛明兴与其师弟金大椿、谢春胜率徒李至高、童至方、谢宝胜共同住守。茅仙洞道教活动再次复兴。

 

清 光绪十七年(1892 年)道长葛明兴、金大椿化缘募捐修建地藏王殿。光绪二十年又铸八卦钟一口,重达千斤,现置院中。尔后,道长李至高、童至方,通过原为本观道土(以后弃道从 军升任怀庆府总兵)谢宝胜,化缘募捐,于茅仙洞口上方兴建三仙楼,供奉三茅真君神像,修通山路和桥梁多处。这时茅仙洞的宫观殿宇,楼台亭阁,复具规模,香 火旺盛。     

 

民国23年(1934年),道长苏理纯率徒化缘,把三仙楼、山门、中殿、客厅、地藏王殿全部修茸,使茅仙洞焕然一新。民国 24年改名为“清天观”。 苏理纯又派徒弟苏宗善到上海化缘,“辟谷”(不进饮食)七天七夜,感动施主,化得巨资,又在大殿后修建五间楼房。苏宗善虔心修行,不吃烟火食,赢得周围信 徒叹服,其后信教人员日益增多。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和七月三十的两次庙会,都是盛况空前。民国27年日军侵占凤台后,社会混乱,民不聊生,香火减退,茅仙洞 开始衰落。1950年后,茅仙洞道长苏理纯在帮助县人民政府兴建公房时触电身亡。苏宗善、崔宗轩主持教务。道长苏宗善 1956年列席了安徽省政协会议,1957年和 1958年出席了全国宗教会议。在 1957年全国道教协会上,被选为全国道教协会理事。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茅仙洞丈物珍藏,毁坏殆尽,宫观亭台,断壁残垣,道教活动,几近湮 灭。道长苏宗善于1978年去世。现在由道长崔宗轩主持教务,并有纪诚修、李诚意两个徒弟。

 

1984年在党和政府及省道教协会关注和积极倡导下,安徽省人民政府确定,茅仙洞(清天观)为省级重点开放的三大道观之一,与皖南齐云山,怀远禹王宫同为道教圣地。1985年,市、县设置茅仙洞风景开发区工程指挥部,邀请苏州、上海、合肥的学者专家帮助策划,聘请苏州、扬州一带能工巧匠参加施工。建起地藏王大殿一座,三清殿一座,凉亭五个以及清天观、石阶、围墙、公路等。原有宫宇几乎全部恢复,而且增添了园林和接待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寺庙殿宇蔚为壮观,成了淮河流域旅游胜地。

 

二、茅仙洞道教创始人简略。

 

茅氏三兄弟祖籍陕西咸阳,其高祖茅蒙,字初成,出生于东周末年,曾拜纵横家鬼谷子王诩(又名王禅)为师,隐于华山,采药炼丹,修道向神,传说成仙而去。其曾 祖茅偃仕于秦昭王,祖父茅嘉仕于秦庄襄王。秦始皇即位后,茅嘉因积有战功,死时以相国之礼葬于长安之北的龙首山。其父茅祚既不愿修道,也不愿做官,志在家 乡务农。茅祚生育三个儿子,即茅盈、茅固、茅衷。

 

据记载,茅盈“少秉异操,独味清虚,年十八,弃家入恒山修道,后隐句曲,人称茅君。”茅盈自幼便深慕其高祖茅蒙修道成仙之传说。18岁那年,他离家出走,来 到北岳恒山学道,精研黄老道德之学及长生术。由于刻苦钻研,而且悟性很高,几年下来,茅盈便掌握了大量药性病理知识,尤善于医道。茅盈又是一个心地善良淳 朴之人,每到一地,常于民间施药治病,广结善缘,为人祛除病痛,故深为民众爱戴。其兄茅固、茅衷虽曾入仕为官,因羡慕三弟修道有成,遂也断了继续做官的念 头,并相继辞去官职,跟随其弟茅盈学道,且皆有所成就。后来,三兄弟又走出家乡,遍游五湖四海,名山大川,遍寻高师大德,以求继续深造。在遍游各地途中, 他们来到下蔡县(今凤台县),发现了坐落于淮河之南风景秀丽、优美宜人的三峰山。

 

西汉宣帝地节年间(前6966年),已年逾七旬的兄弟三人,相携“来栖下蔡西南山洞”(清光绪《凤台县志》),继续潜修,采药炼丹,为人治病,宣扬道家学 说,深受下蔡及周边地区老百姓的赞扬。古寿州是西汉淮南王刘安的封国首府,刘安与八公等人编著阐释和宣扬道家思想的《淮南子》尚先于茅氏兄弟隐居茅仙洞 四、五十年时间,但千百年来,凤台及沿淮地区人民知刘安及《淮南子》者甚少,而知茅仙洞茅氏三兄弟者,可谓口耳相传,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下蔡百姓感念其 德,在其离开后,竟以“茅仙”二字为其所居之岩洞命名,并仿古代郊祀之礼,在洞口平台之上,“构层三楹,幕洞于内,列三茅之主而祀之”。从此,“茅仙”之 名及其大德善行便盛传淮上。直至今日,每年的农历二月二十九日和七月三十日,该处的庙会仍是兴旺有加。其中虽不乏佛教文化因素的影响,但对茅氏三兄弟的崇 拜与敬仰,尤可见一斑。

 

后来,茅氏三兄弟又一同迁隐江苏句容的句曲山,分别隐于该山的华阳、蓬莱、玉柱三洞中,直至仙去。为了纪念他们,当地百姓把句曲山改为三茅山(又称茅山), 尊茅盈为司命真君,茅固为定录真君,茅衷为保命真君,并立祠塑像,朝夕供奉。从此,茅山便成为寻仙访道者的向往之地,被誉为“养生之福境,成神之灵墟。” (《中国道教基础知识》)。

 

三、清天观道院今况

 

清天观在茅仙洞古刹院内,始于西汉盛于唐,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宗教文化底蕴深厚;民国年间重修,刻有“清天观”山门匾额。全道院由“福地洞天”、山门、碑廊、前殿、中殿、三清宝殿、禅房、望淮楼及墓园、古洞组成。历经沧桑,几经修复,由佛、道两教轮流交替住持,后由道教全真派住持,称“清天观”。

 

清天观前殿门内塑哼哈二将神像,配以石狮、石门、石匾,结合神话传说,突出道教特色,1986年定为省级重点宫观。中殿亦称二层殿,内塑金鼎祖师、缉暴师及华佗神像,列香火炉台烛灯。院路穿堂,掩遮有致,有曲径通幽之妙。

 

三清殿为道院最大殿堂,高16米,宽7米,仿古苏式木结构建筑,雕梁画栋,翘角凌空,依山面淮而建。殿内雕塑道德天尊、灵宝天尊、元始天尊“三清”神像,庄严肃穆,古色古香。殿前日照香炉,殿东古洞悬空。

 

四、硖石古寺历史

 

硖石古寺又名香山寺,位于茅仙古洞南峭壁下,临水而建,始建于唐元和初年(公元810年),民国期间修复,后系尼姑庵,毁于兵火,现存有碑记和石基,有小径直通清天观、望淮楼。复建后将成为本风景名胜区重要景点之一,向东可通到茅仙洞旅游码头,向西延伸至峡山口(故称硖石山);地理位置险要,宗教文化深远,军事文化浓厚,历为兵家必争之地,形成独具特色的“硖石文化”。

 

硖石古寺所在山硖,被称为淮河小三峡的第一峡,《水经注》云:“淮水过寿春,北合淝水又北经山硖中谓之硖石”。硖石分为东硖石山和西硖石山,两山对峙逼淮,山风浪卷,水流湍急。在古代征战中,硖石是诸多王朝据险屯兵之地,兵家谓之“长淮津要”。

 

北宋著名诗人林逋曾赋诗一首《游硖石寺》:

长淮如练楚山青,禹凿招提甲画屏。

数崦林萝攒野色,千崖楼阁贮天形。

灯惊独鸟回晴坞,钟送遥帆落晚汀。

不会剃头无事者,几人能老此禅扃。

 

现硖石古寺仅剩断壁残碑、瓦砾寺基,场地保留完好。

 

五、茅仙洞佛教文化渊源

 

茅仙洞佛教文化以道树(735825)和尚主持期间最为兴盛,唐代高僧,俗姓闻氏,山西唐州人,出生于唐玄宗开元23年(735年)。道树少时即聪慧好 学,常探究古书典籍不倦,“以辩智沉静虚豁,耽嗜经籍曾无少懈”,尤其喜好佛家经典,倾心向佛。年近40岁时遇一高僧诱导,遂出家为僧。道树出家后,自慨 年近不惑求法已迟,便拜本部明月山大光院惠文大师为师,终日潜心于神秀所创北宗佛法的研习。为了进一步增长见闻,扩大视野,他又遍游各地名山大川,佛寺大庙,“天台南岳无所不游”,终有所成,被国内佛教界和社会上尊为禅师。

 

唐宪宗元和初年(810年),年已65岁的道树禅师来到下蔡(今凤台)淮河之南的三峰山。经过实地考察后,他被三峰山茅仙洞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幽雅的修炼习佛 环境所吸引,遂痛下决心,落脚于茅仙洞,“结茅而居”。为了更好地研习佛法,传播佛教文化,后来他又通过化缘募捐,募得善款若干,在茅仙洞建起了硖石寺, 并收授弟子,同时在下蔡民间广布佛教教义,传播佛教文化,从而开启了茅仙洞佛教文化的先河,也加速了佛教文化在下蔡乃至沿淮地区的传播与影响。道树禅师在 茅仙洞一住就是15个年头,直到他圆寂归西。据考证,自道树禅师始,历经唐、宋、元、明、清五朝,茅仙洞基本为佛教所主持。大约明英宗天顺年间(1457 1465),有位叫玉田的僧人,携其徒昭杲来到茅仙洞,将硖石寺更名为兴福寺,仍然是钟鱼不绝,香火不断。从此,“故人但知有梵宇,而茅仙之迹湮矣。” (明张晓《古硖石寺碑》文),由此算来,佛教活动在茅仙洞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晚清同治八年(1869年),茅仙洞僧众欲拓宽寺院,开山炸石,因为预 先未申报官府,被县衙诬以通匪,勒索未成,捕方丈莲谷和尚,寺僧逃逸,庙廊一空。之后,茅仙洞才重归道家,成了全真道龙门派的传习之地。

 

道树禅师与小他37岁的年轻诗人白居易过往甚密。白居易被贬杭州司马时有没有到过茅仙洞,现在已无从查考,但他《寄道树禅师》的七言律诗,却为茅仙洞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道树禅师于唐敬宗宝历初年(825年)无疾而终,享年91岁。翌年,遗骨迁入佛塔。后仍有佛道轮守,历史记载不祥,现存有明代石碑一块,直至民国,才有大量石碑记载。  

 

参考文献:

①《中国道教基础知识》 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1月版

②《中国佛教基础知识》 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1月版

③《淮南市志》 黄山书社199812月版

④《凤台县志》 黄山书社19988月版

⑤《八公山志》 黄山书社20078月版

⑥《州来古今》1——6辑 凤台县政协编辑内部资料 

 

上一条:千年古寺茅仙洞清天观,传承道家文化迎接马年  下一条:原创首发:为什么2014年犯太岁的生肖有七个?生肖犯太岁如何化解?
收藏本页】【复制本页】【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