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道教协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道教协会

道佛同源,茅仙洞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的传承与民俗渊源(上部)

发布时间:2013.12.06  已阅 次  [大] [中]

道佛同源,茅仙洞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的传承与民俗渊源(上部)

                           ( 茅仙洞道教协会 王长虹整理)

 

内容提要:本 文重点对凤台县茅仙洞的道教、佛教文化的历史渊源做了探讨,并对该处宗教文化对沿淮地区民俗文化产生的影响做了初步研究,提出对于包括宗教文化在内的民族 传统文化,仍应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因势利导,兴利除弊,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维护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不懈地努 力。

 

   凤台县茅仙洞是安徽省重要道教宫观之一。两千多年来,道、佛两家在茅仙洞交替主持,布道传佛,对淮河文化尤其是沿淮地区的乡风民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想就茅仙洞的宗教文化历史渊源及其对沿淮地区民俗文化的影响,做一点初步的探讨,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凤台县茅仙洞是安徽省重要道教宫观之一。两千多年来,道、佛两家在茅仙洞交替主持,布道传佛,对淮河文化尤其是沿淮地区的乡风民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想就茅仙洞的宗教文化历史渊源及其对沿淮地区民俗文化的影响,做一点初步的探讨,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茅仙洞的宗教文化渊源

  

   茅仙洞坐落在凤台县城西南约3.5公 里处之三峰山西南坡之上,本是一座天然石洞。三峰山是八公山山脉的西端,地处淮水三湾,自然风光优美,而茅仙洞背山临水,风光更是优中之优,秀丽而幽静, 为古“寿春八景”和古“下蔡镇八景”之一,也是新世纪淮南市人民政府命名的“淮南十景”之一,是出家人隐居或修炼的极好场所。

 

   茅仙洞道教文化的发轫可追溯到西汉宣帝时期。据清《凤台县志》记载,汉宣帝年间(约公元前69——66年), 道家鼻祖、老庄学派的忠实信徒、陕西邠州(今咸阳)居士茅盈从北岳恒山云游到此,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便在洞前结庐修行。后来,其弟茅固、茅衷亦因厌倦官 场生活,且慕其兄修炼有成,便相携到此,“来栖下蔡西南山洞”(清•光绪《凤台县志》)。《中国道教基础知识》上也说:“茅氏三兄弟善医道,精药物病理, 常行医民间,扶危济困,深受民众爱戴。”自此,兄弟三人共同在此学道修炼,采药炼丹,并为慕名而来求医问药的百姓治病疗疾,广结善缘,被当地百姓赞誉为仙 人、神仙。由是人以洞居,洞以人名,茅仙洞的名声便开始在沿淮、江淮地区传扬开来。

 

   据传,茅氏三兄弟高祖为东周末年名士茅蒙。蒙字初成,曾拜纵横家始祖鬼谷子为师,后隐于华山修炼,传说得 道成仙。三茅曾祖茅偃仕于秦昭王。祖父茅嘉仕于秦庄襄王,及至秦始皇即位时,因其积有战功,死后,秦始皇命以相国之礼葬于长安之龙首山。父亲茅祚志在农 桑,躬耕乡里,不再信奉道家学说。茅祚生三子,即长子茅盈,字叔申,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次子茅固,字季伟,生于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年);三子茅衷,字思和,生于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

 

   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记载,茅盈“少秉异操,独味清虚,年十八,弃家入恒山修道,后隐句曲,人称茅君。“茅盈自幼便仰慕其高祖茅初成修道之风,18岁入恒山 拜师修道,研究黄老之学及长生术,因此明于药性病理,精于医道。茅固、茅衷虽曾入仕,后因羡慕其兄茅盈修道有成,便弃官从道,来到茅仙洞。茅仙洞清天观主 持、博陵道人崔宗轩先生(19071991,生前为凤台县政协委员)生前曾经撰文记述,现录于此,亦可供参考:

 

   “凤之南,皆山也。内有双峰山一座,山之阳有古洞两穴,背山面淮。幽美林壑之间,筑有殿堂亭榭,其为茅仙洞古寺也。

 

   西汉成帝(应为宣帝——本文笔者注)年间,邠州居士茅衷、茅盈、茅固三兄弟,无意于宦途功名,遍游山川,以访仙道至此,遂落户此山……开径凿石,辟路伐木, 于洞穴之侧,筑草庵凉亭,且以姓名洞,茅仙洞于兹名传后世。其时荒草满山,藤葛悬崖,杳无人迹,惟鸦雀之来往,尽狐兔之腾跃而已矣。后游人渐多,山林不安,茅氏兄弟迁徙江南句容,择深山而隐居,至仙逝彼山。”

 

   茅氏三兄弟迁隐江苏句曲山后,分别隐于华阳、蓬莱、玉柱三洞之中,继续潜修,直至道成飞升。当地百姓遂改句曲山为三茅山,俗称茅山,并尊三兄弟为“三茅真君”:茅盈为司命真君,茅固为定箓真君,茅衷为保生真君,被后来的道教茅山派奉为祖师,立祠供奉。

 

   道家学派信徒茅氏三兄弟在茅仙洞住持修行,可以说只是开创了茅仙洞道教文化的先河,但其文化影响,却是非常深远的。到了东汉末年,随着河北张角为首的“太平 道”和西南巴蜀地区张陵为首的“五斗米道”的创立,宣告了我国道教的正式诞生。茅仙洞,也自然而然地成了道教的重要活动场所。而且更为有趣的是,随着佛教 的传入,三国以降1800多年间,茅仙洞一直是道、佛两大教派信徒交替住持、修炼的重要场所,道士、僧人、尼姑交替司庙,很少有门户之争。

 

   三 茅之后,及至西汉末年,古印度佛教开始传入我国,并逐渐与我国传统文化与宗教习俗融 摄贯通,渐次演变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宗教之一,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有关资料记载,大约在东汉中晚期,便有佛教僧人带两弟子来茅仙洞居住, 从此便又开了佛教信徒在茅仙洞宣扬佛法的先河。崔宗轩先生遗文中也说到,此僧僧号长兴,他们来到茅仙洞后,看到这里风景优美,地理优越,便开始在茅仙洞洞 外空旷地带建设庙宇,取庙名东林寺,并在庙内塑立佛像,设立道场,宣扬佛法。长兴和尚之后,约汉末三国之交,又有法名长修者女僧一人,携二女徒来住,易庙 名为元同庵,继续从事佛事活动。

 

   三 国时期,吴国道士胡道兴师徒三人来到茅仙洞,改庙名为长兴观,茅仙洞正式成为了道教的活动场所。胡道兴道长在此排出道士辈分“道德通玄境……白谨宗诚信” 共一百字。之后一直延续到南北朝时期,有道长名李德兴者,师徒五人,来居观中,并易观名为隆兴观,道教活动更加兴旺。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隋统一中国,前后 三百多年。而这一期间,正是佛教传播、兴盛于中国南北之际,而茅仙洞却一直由道教主持。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茅仙洞道教影响之深远。

 

隋 文帝杨坚统一中国后,茅仙洞道观后续乏人。此时又有女僧名长静者率徒来住,重修宫观,复庙名为元同庵,与其徒数珠诵佛,从事佛事活动。唐初,茅仙洞又换和 尚来守,僧名修山,携徒二人,庙遂改称淮滨寺。中唐时期,有著名异僧道树入住,一时佛事兴盛,香火益旺。大诗人白居易与道树私交甚密,曾写过一首《寄道树 禅师》的七律诗相赠。这首诗被收在2007年本人主编的《茅仙洞景区诗词选》中。诗中写道:“一山门做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 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 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环境看,所指应该就是凤台的茅仙洞。另有中唐诗人杨衡 的一首题名《游硖山寺》的五言诗写得更为具体、鲜明:“结构天南畔,胜绝固难俦。幸蒙时所漏,遂得恣闲游。路石荫松盖,槛藤维鹤舟。雨霁花木润,风和景气 柔。宝殿敞丹扉,灵幡垂绛旒。照耀芙蓉壶,金人居上头。翔禽拂危刹,落日避层楼。端溪弥漫驶,曲涧潺潺流。高居何重沓,登览自夷犹。烟霞无隐态,岩洞讵遗 幽。奔驷非久耀,驰波肯暂留。会从香火缘,灭迹此山丘。”

 

   此 后直到清末千余年年,茅仙洞皆为佛家净地。史料记载比较有名的有,宋代名僧长安,住持期间易庙名为淮山寺。宋尽元兴,此地又来女僧三人,师名清修,又改庙 名为元静庵。明洪武年间,主持和尚法号觉灵,带两名徒弟永祥、永庆在此落足,修复殿堂,额题古硖石寺。现庭房窗旁墙上,尚嵌存有明代凤台诗人张軏题诗石刻 碑记一块。张诗写道:“石磴盘空入翠微,竹林疏处见禅扉。云封松顶鹤归晚,草刺山溪客到稀。百尺老藤悬峭壁,千年古洞依斜晖。方袍尽日闲无事,檐下穿针补 纳衣。”可见当时佛事活动之一斑。

 

   清末光绪年间,茅仙洞佛事衰微,道教活动再次复兴。光绪17年(1891年),全真派龙门正宗道士葛明兴、金大椿、谢宝胜三人及徒子李至高、童至方等,来此 苦守经年,化缘募捐修建地藏王殿。光绪20年,又铸八卦钟一口,重达千斤,现仍置于青天观院中。后谢宝胜清修不坚,尘心萌动,还俗投军,因屡立战功,官至 南阳镇总兵,节度河、陕、汝军事。期间曾捐银重修茅仙洞三仙楼,有碑记载此事。

 

民国24年(1935年),道家苏理纯、苏宗善广结善缘,化钱筹资,重修庙堂,更道观名为清天观。于兹时,胡里生、范宗兴、崔宗轩等道徒先后入观。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宗教政策不断得到恢复、落实,茅仙洞的道教受到重视。1950年,苏宗善继任茅仙洞清天观道长,1956年出席安徽省政治协商会议,1957年夏应邀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道教协会成立大会,当选为理事。1991年,纪修诚道长被选为安徽省道教协会副会长,道士李成义被选为常务理事。1993年被评为全国先进道观,道长纪修诚被评为先进个人。道观亦得到修整,面貌较之解放前大为改观。


       参阅《道佛同源,茅仙洞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的传承与民俗渊源(下部)》http://www.mxdqtg.com/ehtml.asp?class_id=7&NEWid=66
上一条:为什么要还阴债,如何还阴债?还阴债的功德利益与方法  下一条:道佛同源,茅仙洞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的传承与民俗渊源(下部)
收藏本页】【复制本页】【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