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道观庙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道观庙宇

茅仙洞景区旅游景点一览表,茅仙洞15处景观简介

发布时间:2014.11.22  已阅 次  [大] [中]




图一、茅仙洞:华夏第一人文洞府



图二、深冬的茅仙洞
 




图三、古钟与香炉


《茅仙洞自驾自助游交通图与乘车线路图》,http://www.mxdqtg.com/ehtml.asp?class_id=17&NEWid=1501

 

1、茅仙古洞风景区:茅仙洞风景名胜区位于八公山西麓,淮河中游,淝水三湾之地,面积16.87平方公里。距凤台县城3公里,距淮南市府驻地田家庵42公里,距八公山区及谢家集区分别为14公里和21公里,东距蚌埠市97公里,距省会合肥市130公里,西距阜阳市115公里,颍上县城57公里。北距蒙城县城75公里,南距寿县县城16公里。


 


图四、清天观拱形门



2、清天观:省级重点道观,位于双峰山(古称三峰山)南麓,始于西汉盛于唐,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宗教文化底蕴深厚。由“福地洞天”、山门、碑廊、前殿、中殿、三清宝殿、禅房、望淮楼及墓园、古洞组成。                 

 

清天观历经沧桑,几经修复,由佛、道两教轮流交替住持,后由道教全真派住持,称“清天观”。山门内塑哼哈二将神像,配以石狮、石门、石匾,结合神话传说,突出道教特色,1986年定为省级重点宫观。

 

中殿亦称二层殿,内塑金鼎祖师、缉暴师及华佗神像,列香火炉台烛灯。院路穿堂,掩遮有致,有曲径通幽之妙。

 

三清殿为道院最大殿堂,高16米,宽7米,仿古苏式木结构建筑,斗德天尊、元始拱飞檐,雕梁画栋,翘角凌空,依山面淮而建。殿内雕塑 道天尊、灵宝天尊“三清”神像,庄严肃穆,古色古香。殿前日照香炉,殿东古洞悬空。


 

          图五、三茅殿(三茅祖庭)


3、三茅殿:建于茅仙洞前,仿古苏式木结构,建筑面积50平方米,坐北朝南,立于半山中,内有茅氏三兄弟神像,殿内香火绕梁,殿外廊轩石栏,放眼南望,平畴如烟,湖光山色,淮水如练。

 

4、硖山寺(香山寺):位于双峰山南脚下,临水而建,始建于唐元和初年(公元810年),民国期间修复,后系尼姑庵,毁于兵火,现存有碑记和石基,有小径直通清天观、望淮楼。复建后将成为本风景区名胜区重要景点之一,向东辟径可通到茅仙洞旅游码头。

 

      图六、寿唐关


5、寿唐关: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清天观东1.2公里处,又称过驾楼、梳妆台,建于公元957年,距今已有1千多年历史。

 

寿唐关曾是吴楚争霸、五代残唐时的重要军事要塞,这里发生过后周南唐之战及刘金定南唐救驾的故事,它位于清天观东1.2公里处,又称过驾楼、梳妆台,建于公元957年,距今已有1千多年历史,是南唐“以御北师”设立的关隘,筑于两山之间,关门朝向南北,长20米,宽3.6米,拱高4.5米,关上有重楼、钟鼓楼,东侧有碑,一面阴刻楷书“古寿唐关”四字,两侧有楼基30余间。为当年守兵营舍。关筑两山之间,地势险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寿唐关传说赵匡胤困南唐,御妹刘金定救驾,曾屯兵于此,登楼梳妆出征,故有“梳妆台”之称。巾帼英雄刘金定保国护乡事迹引来历代文人留下名诗佳作。如清代丁曙《齐山怀古》就是一例:

 

“当年太尉驻貔貅,锦伞同参决胜筹,玉帐韬弓犹偃息,金闺对锐肯淹留;檄飞双锁风云壮,气夺重关草木愁,二姓今成秦晋好,争夸山下有妆楼。”

 

寿唐关附近地貌构造特殊,传有刘金定上马石、下马石(又称马蹄印)、女儿泉自然景观。有大马市、小马市、演兵场等文物古迹。

 



        图七、茅仙洞


6、茅仙古洞:位于双峰山南坡崖壁上,全长达700多米,并开凿三十六个侧洞室。相传西汉年间,陕西咸阳茅盈、茅固、茅衷隐居此洞潜心修炼,得道成仙。洞上建有“三茅殿”,供奉茅氏三兄弟神像,故称茅仙古洞。

 

7、烽火台:位于寿唐关西侧,烟顶山峰顶上,与寿唐关遥相呼应,形成猗角,为古代战时?望、举烽报警场所。

 

8、古战场:本风景区寿唐关至硖山口一带,曾是古战争“淝水之战”前沿阵地,“后周南唐之战”等战役都发生于此,尤其是“淝水之战”最为著名,是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载入史册,脍炙人口。本景区可恢复部分屯兵营寨,以教育后人。

 

9、望淮楼:(又称望淮仙阁)仿古苏式建筑,二层阁楼,登此楼上,西观硖石晴岚,东赏紫金叠翠、南望碧波荡漾,可品湖光山色,“西湖晚照”之胜景。


 

       图八、淮南王塑像


8、古丹井(淮南王井):位于风景区管理处院内。相传淮南王刘安曾在此炼丹得名,井水甘冽清爽,终年不枯,井上建有丹井亭,塑有刘安塑像一尊,并设有茶社以飨游人。


 

     图九、慰农亭大禹像


9、慰农亭:又称禹王亭,文化积淀深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硖石山顶上,现已辟为小岛,复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古朴典雅,方形瓦顶,石柱飞檐。

 

清光绪丁丑年(1877)重阳,凤台知县颜海飏在慰农亭横额上刻有“慰农亭”三个大字,两边石柱刻有颜海飏手书对联“选胜值公馀,看淮水安澜,硖山拱秀;系怀在民隐,愿春耕恒足,秋稼丰登”。


 

    图十、千年古皂角树


10、古皂角树:在西硖石山顶、慰农亭西侧,相传是大禹治水时所植。树龄已有1千多年历史,高耸入云,径壮三围。绿荫覆地,皮干浑如黑铁,奇巧苍劲。闲亭古树,映缀水间,更增添了几分诗情画意。


 

     图十一、石刻神字


11、摩崖石刻:又名“神字”,位于淮河第一硖的西峡石南端峭壁上,现已辟成小岛,石壁峭然伫立,如斧劈刀削。峭壁上刻有禹书蝌蚪文,现存东南峭壁。宋度宗咸淳十二年(公元1274)年),寿阳都统夏松题《筑城记》,尚可辩认,整篇高6.2尺,宽4.4尺,字若碗口,为宋度宗赵祺“朝廷以银二万两,命寿春措置边防,寿阳都统夏松奉命筑硖石城”,城建成后,将《筑城记》刻于石上。是研究南宋历史的一项佐证,现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十二、和靖梅


12、和靖梅:清天观内,有两棵株繁叶茂的和靖古梅,为宋代诗人林逋于公元1008年植下的两株腊梅。 


                    山园小梅(北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13、半山亭:又称浮香亭,供游人休息、观景之用。

 

14、望湖石:位于双峰山顶,立于此上,远眺三湖(东风湖、焦岗湖、寿西湖),令人心旷神怡。

 

15、独龙冲:位于马趵泉东,山高谷深,林木茂密,十分险峻。土为赤红,石为炭黑,民间相传此处是刘金定火烧于洪的古战场。

上一条:从长兴观到清天观,茅仙洞道观名称的三次变迁  下一条:茅仙洞历史典故:茅盈化缘获得三峰山(今称双峰山)
收藏本页】【复制本页】【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